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新时代传承保护红色资源的创新路径,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一、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思政素养提升
第一,积极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理念更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推动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思政课教师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数字化教学的历史潮流,对促进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当积极组织教学研讨会、加大数字化教学宣传、开展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改革培训等活动,帮助思政课教师深刻领悟数字化教学历史潮流的不可逆性和数字化教学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当中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进一步认识到实施数字化建设是提升思政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从而积极提高思政课教师适应数字化教学环境和利用数字化红色资源辅助教学的能力和素养,
第二,积极提高思政教师数字化教学素养。思政课教师数字化素养应包括自主学习与专业创造素养、人工智能应用素养、情感沟通素养。自主学习与专业创造素养能帮助思政课教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字技术应用的终生学习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人工智能应用素养能帮助思政课教师具备数字化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全流程全环节驾驭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情感沟通素养能帮助思政课教师具备共情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提供有温度的教育。在思政课教师数字化教学提升方式上,高校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持续深入选树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的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的能力,也可以采取周期性数字化教学培训的方式来提升思政科教师教学的能力,另外,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的背景下,高校也应当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采取联合备课、说课、组织教学沙龙等形式,共同研究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方法。
二、推进高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环境优化
第一,建档立库凝聚数字化红色资源势能。一是要摸清红色家底。譬如依据高校学科建设、特定革命先烈、革命事件为主线进行的专题类红色资源整理,依据专业发展前沿、育人育才关系基础上进行的关联性整理,依据梳理校史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展开自身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思政育人等方面的红色资源专项整理,采用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等形式,掌握各地红色历史档案、史籍、文献、图片、纪录片、声音材料、历史墓信息、老红军老战士革命事迹、红色文物等红色资源的数量、形态、完好程度等信息。二是要积极推动红色资源数字化转化。各地政府应当牵头红色资源数字化转化工作,将红色资源按照类别、保护级别、保存状况等因素,分类并逐一做数字化转化处理。此外,各地要坚持立体动态开发,坚持保护、整合、挖掘、创造性转发开发新思路,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成长特点,积极开发出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红色资源产品,从而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积累资源势能。三是要积极建立健全红色资源采集、分类、交易、使用的标准体系,对数据采集界限、数据交易各环节的操作标准、数据格式、交易方式、交易合同文本等加以规范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为积极推动数字化红色资源和相关产品的流通与共享奠定基础。
第二,积极搭建红色资源数字共享平台。红色资源数字共享平台是保护和传承红色资源,推动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发挥其育人价值的重要抓手。一是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搭建国家战略层面的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专项政策在国家层面推动数字化红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对不同地域的红色资源进行整体性挖掘与结构性整合,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积极引导数字化红色资源在不同平台之间的交流互换。二是高校应当做数字化红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者和使用者。高校应当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马院”,积极鼓励思政课教师开发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示范案例、示范课程,鼓励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主创作红色资源相关微视频、微电影等作品,为数字化红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贡献高校案例和高校智慧。高校也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积极将数字化红色资源共享平台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产品、教学案例等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物理教学空间与数字教学空间开始朝向无缝衔接、虚实融合方向发展。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将数字化红色资源与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的支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加强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多种新型教学空间,为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创造条件。主要包括:(1)虚实融合的合作教学空间。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室“排排坐”的布局,推动传统集体授课教学向规模个性化教学发展,在数字终端的配置上也便于学生讨论交流,有利于支撑小组合作学习。(2)虚实融合的交互教学空间,通过把数字教育资源与智能终端相连接,将数字学习空间嵌入物理学习空间,实现虚实交互,提升教学活动的体验性、沉浸性、探究性。(3)虚实融合的智能教学空间,用数字技术打造智能学伴、智能导师,并将其融入物理教学空间,实现人类教师与智能教师协同教学。
三、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改革
第一,要加大数字化红色资源开发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积极推动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顺应数字化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改革创新。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将数字化红色资源与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和设备的支撑,因此,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势,既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加大保障与支持力度,也要出台相应制度,积极协调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数字化红色文化产品研发、数字化红色资源的流通与交易,积极打通教育场域,串联教育内容,为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保障。
第二,重视资源运用质效反馈与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协同评价机制。将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手段,是方法,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的质量。重视数字化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思政课协同评价机制,对于促进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高校要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评价队伍。要将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等有机结合,建立互动反馈机制,真实反映数字化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效果。二是要建立健全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高校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回答问题等学习动态数据、学生理论掌握情况、教师指导作用发挥、教师教案和备课情况等数据做大数据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确保数字化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充分有效发挥。
(作者:余滔,系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南省中国革命根据地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