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部纵览 | 专业介绍 | 教学工作 | 党团建设 | 学生管理 | 校园文化 
 
文法系
当前位置: 首页>>导航1>>首页>>校园新闻>>正文
 
 
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
2024-09-16 09:00   文法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此前,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随着大数据、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影像等的广泛运用,数字技术正有力促进红色资源“活起来”,赋能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

一、数字技术赋能红色资源科学保护

第一,数字技术有益于推动红色资源的整体性保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强化战略思维,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推进;强调要切实做好“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等工作。因此,各地的红色文献、图片、纪录片、声音等进行数据收集、挖掘、梳理与整合,建立基础数据库。同时,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3D影像等技术,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数字模式,形成红色资源大数据库,助推红色资源的管理、修复、研究等一系列整体性保护工作。

第二,数字技术有助于提升红色资源的预防性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收集、挖掘、修复和再现,是对红色文化科学保护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让红色文化“有声有色有形”的有效路径。以红色文物的保护为例,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开启红色文物数字化工作,对纪念馆、博物馆中的易受损红色文物,采取三维扫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三维模型或者图片资料,并对数字化生成的文物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红色文物数据库。通过数字化方式,可以实现对红色文物的数字化保存、远程浏览、虚拟展览,同时可以利用相关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和宣传推广,这就减少了观众与文物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文物在搬运、展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损坏。

第三,数字技术有利于推动红色资源的协调性保护。红色资源因为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场景大小、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在知名度和承载能力上往往有较大差异,所以,红色资源的分布与社会需求之间经常出现不协调的问题。比如每逢清明节,北京市区一些公墓先后迎来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师生等各团体组织的祭扫活动,各单位预约“一票难求”,公墓自身及周边交通也难以承载,但郊区的一些公墓则相对冷清,导致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冷热不均”。而在管理过程中,红色资源的保护级别也各有不同,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省(区、市)级文保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还有一些乡镇、村自行保护的文物、遗迹,有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故居、景区、陵园等多种形态,红色资源保护情况十分复杂。各地因为财政收入状况差异导致保护投入的差异也较大,保护方式方法也不够规范。如果将红色资源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储存与展示,可以形成一致的保护方式和整体的经费投入,参观单位也可以线上浏览,有利于盘活“冷门”资源,促进红色资源的协调性保护。

二、数字技术赋能红色资源有效传承

第一,数字技术带来丰富多样的红色宣传方式。目前来看,大部分红色资源的宣传展示主要还是依托文物、图片、文字等方式,难以生动有趣地讲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前世今生”革命故事,更难以将其背后丰富的红色文化传递给人们。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红色资源的宣传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平台。现如今,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重要渠道。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合理利用新媒体,不仅有利于深入萃取红色资源的基因密码,而且有利于红色资源在现代传播方式下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数字技术提供身临其境的红色沉浸体验。红色文化的数字化融入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的创新,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通过人工智能、VR、全息投影等新兴的数字化技术,能够构建以往所没有的立体化多元化教学情境,有效激发青年学生群体的认知兴趣,通过感性化、形象化、具体化的体验方式和数字话语叙事方式有效巩固红色文化育人成效。同时,数字技术能够对学生群体思与行进行精准分析,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更好把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与情感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思政课教学,这不仅能够使教师根据精准的教学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将红色文化更好融入思政课堂,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铸魂育人实效。

第三,数字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红色文化教育。红色资源蕴含着红色基因,红色基因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近,红色主题的电影、电视剧在青少年中备受欢迎,充分说明红色文化也可以很有吸引力,关键在于有效的传播方式。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10岁。青少年“数字原住民”的特征越发明显,已经习惯于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红色资源只有“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在网络上创造出生动有趣的红色文化教育产品,才能赢得青少年,让红色文化有效传承下去。

二、数字技术赋能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路径

对于红色资源的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四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科学保护;二是要开展系统研究;三是要打造精品展陈;四是要强化教育功能。而数字技术的发展,正赋能红色资源的预防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协调性保护以及红色宣传方式、红色沉浸体验和红色文化教育。因此,加快数字赋能红色资源,正是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路径。

第一,数字化采集及处理。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历史资料、文献、照片等转化为数字信息,并进行分类和整理,提高查询和检索的效率。通过文本分析、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技术,更全面地理解和诠释红色文化,拓展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组织多专业多学科团队,包括历史学、计算机信息科学、传播学的专家学者,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数字化采集和输入包括对与主题相关的实物、资料、物品等进行拍摄、扫描;对访谈、口述、歌曲等拍摄和录音等;对革命遗址、遗迹现场进行数字摄影、全息拍摄等。数字化采集的资料可按照主题内容、时间顺序或使用途径进行详实的记录、分类、组织和存储,为后期制作提供完善的资料。

第二,数字化修复及再现。采集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照片老化模糊不清、文档书籍生霉、录音老化失真等,就需要进行修复及再现,以便长期保存和利用。资料后期处理是结合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利用图像处理、音效处理、虚拟现实等技术,将破损文物按原始形态复原出来,再现其原貌,包括图片和文献扫描件的色彩处理、划痕修复、图像重构、音效处理、声音修补、声画合成、文字编辑,对革命遗址进行三维数字模型建构,在前期精细化测绘的基础上,采用 Sketch Up和3D MAX三维软件,建立基于遗址三维数字化档案,为后期虚拟现实展示提供立体的视觉效果。对红色文物进行精准建模、虚拟修复,尽可能将其真实地展示出来。

第三,建立数字资源库。数字化平台能够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发挥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层面的价值。一方面对地方红色资源进行保护与归集,通过数字技术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相融合,通过建立红色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助力大思政建设;另一方面要对全国各具特色的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性整理建档,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数字化转换力度,以共建共享理念优化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的配置,搭建全范围的数字化红色资源共享大平台,多方联动促进数字化红色资源夯实大思政课的平台资源基础。

第四,数字化展示和传播。利用数字技术改变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文物的静态陈列形式,用声、光、电来营造震撼的视听效果。利用多媒体影视技术、巨幕投影技术、多点触控技术来丰富展示形式,加强浏览和展示互动。比如,在重要战役纪念馆中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战役战场,把影像技术、舞美技术以及音效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情景再现。可以把顶棚处理成夜色的天空,隐藏音响和投影设备,远处的战场景色利用绘画加虚拟现实投影,再结合“枪炮声”音效,进行战争场景的艺术化重现,空间展示随着参观者的移动而进行变化。震撼的视听效果与沉浸式互动的叠加,让参观者身临其中,使展示空间变得更加生动。数字化展示通过参与性、沉浸性、交互性特点改变传统展示方式,让观众能够真正感悟红色精神,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作者:余滔,系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南省中国革命根据地研究基地研究员)

关闭窗口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文法系    版权所有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