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部纵览 | 专业介绍 | 教学工作 | 党团建设 | 学生管理 | 校园文化 
 
文法系
当前位置: 首页>>导航1>>首页>>校园新闻>>正文
 
 
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2024-09-09 09:00   文法系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动教育数字化、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力抓手。

一、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多”起来

数字技术通过将红色资源数字化转换,能帮助红色资源打破时空约束,实现资源的存储、汇聚、快速传播和应用,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多”起来。

第一,数字技术推动红色资源数字化转换和存储。随着虚拟仿真技术、裸眼3D技术、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红色资源逐步实现数字化转换,以图像、声音、视频、虚拟仿真等形式的红色资源层出不穷。数字技术不但可以弥补照片老化模糊、文档发霉、录音老化失真等问题,还能帮助这些红色资源实现修复与再现,使其实现永续存储和用于教学等目的的开发利用。

第二,数字化技术能将分散的红色资源聚合起来。数字技术能将跨越时空的界限的红色文献、纪录片、文物等红色资源在数字化转换的基础上加以链接和集聚。在数字化红色资源库建立和广泛应用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题材类型的红色资源均能以数字化形态存储到数字化红色资源库当中,在经过分类整理后,数字化红色资源也能极易实现查询和检索,这样也就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较大的资源势能。

第三,数字技术提升获取红色资源的便捷程度。传统形式的红色资源受时空约束较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辐射范围较小的局限性。这样也就制约了红色资源顺畅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红色资源在经过数字化转化后,数字化红色资源在数字化红色资源库和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下,思政课教师极易实现数字化红色资源的查询、检索和获取,进而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愈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促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新”起来

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朝向更新颖,更灵活,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第一,数字技术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更加新颖。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高校一般采取教师口述、ppt展示、文献赏析等方式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随着5G技术、虚拟仿真技术、3D建模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不断加深,高校思政课逐步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教学情境,传统的静态课堂教学模式随之被打破,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形式更加多元,也更加新颖。

第二,数字技术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传统思政课教学受地理隔离、时空割裂、教学手段单一、融入方式生硬等因素的限制,用于思政课教学的红色资源存在远离生活的“遥远”,连续性、完整性不够带来高度“碎片化”,“都是大道理”“用理论分析理论”“听起来没劲”的问题。随着可穿戴交互式传感设备、大数据、全息全影等数字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朝向智能交互、沉浸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思政课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元,课堂也变得更加有趣、精彩。

第三,数字技术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朝向“精准思政”的方向发展。因材施教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准则。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到课率、上课座位情况、眼动数据、图书借阅情况都能成为为学生画像的重要数据,从而帮助思政课教师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实现为学生定制教学方案和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料。

三、助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强”起来

数字化红色资源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多”起来,从而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奠定较大的资源势能,数字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感觉、听觉、视觉于一体的表现方式产生虚拟沉浸学习体验,增强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在场性、连续性、可理解性,能较好地将资源势能转换为教学动能,帮助高校思政课拓展教学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和提升感染力。

第一,有助于扩展高校思政课的覆盖面。跨地域、跨越时空的各种不同题材类型的数字化红色资源能够针对不同课程教学需要,通过筛选、重新组合等方式将数字化红色资源转换成为教学资源,在更好配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极大丰富高校思政课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从不同学科、不同社会阶层的视角,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故事、革命精神和革命先烈等,从而扩大高校思政课的知识覆盖面。

第二,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数字化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更好满足学生关于声、光、电等酷炫科技感的偏好,也能让历史文物“动”起来以展示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也能让红色文物“说话”以讲述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和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从而让思政课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思政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更具吸引力。

第三,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随着VR、AR、可穿戴传感设备、虚拟仿真等技术在高校思政课的不断应用,红色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展示与口头讲解,虚拟场景的不断丰富和沉浸式学习课堂的开展,学生的听觉、视觉、情感等都被积极调动,从而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走入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人工智能、3D影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正在实现革新和提升。这些数字化手段将红色资源以完整、真实、准确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红色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摆脱了单一、抽象、静态的限制,转向多元、具象、动态的新境界。基于数字技术,我们还能够精炼红色数据的价值链,挖掘红色文化的独特特征,拓宽展示与传播的方式,提高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打造更加立体、生动、有效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例如,在一些注重数字技术应用的党史体验馆中,参观者可以戴上虚拟现实眼镜,跟随虚拟解说员的引导,360度全景观赏革命文物的影像,从而直观地感受抽象的历史数据。一些红色景点也将虚拟现实技术与红色故事相结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红色战争、红色会议等场景,消除红色历史与现实的疏离感,实现红色文化的精准传播。在共享红色数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将红色文献转化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数字媒介平台进行展示,这无疑是提升红色文化大众传播能力和速度的举措。数字媒体可以让受众通过远程终端全方位地了解各种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厚重文化底蕴,这也更容易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作者:余滔,系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南省中国革命根据地研究基地研究员)

关闭窗口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文法系    版权所有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